在雾天模式下,判断敌人位置的核心在于听觉与视觉的协同运用。耳机是必备工具,通过枪声、脚步声、载具声的方位和强度可初步定位敌人。近距离枪声(50-100米内)方向较易辨别,而消音武器在350米外几乎无声,若子弹击中却无枪响,说明敌人在超远距离无需过度紧张。同时注意枪声的闷响或清脆可辅助判断武器类型,如沉闷声响多来自大口径枪械。小地图的攻击提示和屏幕受击方向标记也是重要参考依据,需快速结合声音与界面信息综合分析。
视觉受限是雾天最大特点,能见度通常为20-50米,百米外难以察觉人影。低倍镜(红点/全息)比高倍镜实用,狙击枪效益大幅降低。观察时需聚焦移动阴影或轮廓变化,尽管装备细节无法辨认,但动态目标仍可捕捉。消焰器能消除枪口火光避免暴露,比消音器更具战术价值。伏地状态配合吉利服可显著提升隐蔽性,但需注意草丛伏击可能被近距离脚步声识破。
战术选择上应避免开车或频繁移动,车轮扬尘易暴露行踪。非必要不开枪,尤其无消焰器时,交火后需立即更换位置。资源点选择中级区域如雷达站、伐木场,减少前期遭遇战。团队协作尤为关键,通过语音沟通共享敌人方位信息。决赛圈可采用试探性射击诱导敌人暴露位置,但需确保自身处于掩体保护下。
面对持续子弹袭击但无法定位时,保持冷静采用蛇形走位规避。通过掩体弹痕反推弹道轨迹是应对消音武器的有效手段,烟雾弹可制造临时撤退机会。需接受雾天模式固有的信息缺失,过度依赖完美判断反而会导致失误,合理利用模糊性本身也是战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