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水源的城是可以建立的,但会面临住房严重不足的问题。无水城的初始住房仅有2,远低于淡水城的5住房,这会导致人口增长极其缓慢,影响区域建造和城市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通过建筑、科技和城邦加成来弥补水源缺失的劣势。
无水城建立后,首要任务是建造水井或引水渠来增加住房。水井是早期较为容易获取的建筑,能为城市提供2住房。引水渠则需要工程学科技,能将无水城的住房提升至6,接近淡水城水平。需引水渠必须建在城市中心与水源或山脉相邻的地块,若选址不当可能无法建造。部分文明如罗马拥有独特建筑公共浴场,替代引水渠并提供额外宜居度,是解决无水问题的优质选择。
研究工程学解锁引水渠后,应优先发展提高住房和宜居度的科技,例如建造粮仓或娱乐中心。文化方面,尽早解锁相关政策卡如城市规划能进一步缓解住房压力。若城市位于山脉附近,可借助山脉相邻加成建造圣地或学院,弥补早期生产力不足的问题。
城邦宗主国加成是无水城的潜在助力。文化城邦摩亨朱·达罗的宗主国效果能使所有城市(无论是否有水)获得淡水级别的住房加成,极大改善无水城的发展条件。若地图中存在该城邦,应优先派遣使者争取宗主地位。军事城邦提供的生产力或贸易城邦的黄金加成也能辅助无水城度过前期资源匮乏阶段。
即使缺乏水源,也应优先选择丘陵、资源丰富或战略位置重要的地块。丘陵提供额外生产力,资源地块能通过改良快速提升产出。若后期发现周边存在可开发的水源(如湖泊或河流),可通过扩张城市边界或建造引水渠逐步改善条件。极端情况下,若城市发展长期受阻,可考虑通过移民重新选址,但需权衡前期投入与收益。
无水城在文明6中并非不可行,但需要玩家投入更多精力进行规划与资源调配。通过建筑、科技、城邦与选址策略的综合运用,能有效克服水源缺失的劣势,甚至将无水城发展为关键的战略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