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培养的核心在于合理分配资源,优先确定主C和辅助角色。初期建议集中培养1-2个输出角色,搭配1个生存位和1个功能性辅助,这样能快速应对大部分战斗场景。输出角色优先升级技能和光锥,生存位注重生命值和防御属性,辅助则侧重速度和效果命中。记得每天刷取经验材料和信用点,这些是养成的基础资源。
光锥和遗器的选择直接影响角色强度。光锥要匹配角色命途才能激活特效,优先选择专属或高叠影的通用光锥。遗器前期用紫色过渡即可,主词条比套装效果更重要,头部固定生命值,手部固定攻击力,其他部位根据角色需求选择暴击、速度或属性伤害加成。后期再追求金色遗器和完美副词条,避免过早消耗资源。
队伍搭配需要兼顾输出、生存和功能性。输出角色分为单体爆发和群体伤害两种,根据敌人类型灵活调整。生存位推荐护盾或治疗角色,能有效提高容错率。辅助角色优先选择能提供增伤、充能或削韧效果的,比如减防类技能可以显著提升全队输出。注意角色之间的属性搭配,利用弱点克制机制会更轻松。
实战中要掌握技能释放节奏和能量点管理。普攻回复能量点,战技消耗能量点,合理分配才能保证关键技能及时释放。终结技可以插队使用,关键时刻能扭转战局。秘技在探索和开战时很有用,比如先手控制或增益效果能占得先机。多练习手动操作,熟悉角色技能机制后效率会更高。
养成过程中不要盲目追求五星角色,四星角色培养起来同样强力。部分四星角色在特定场景表现甚至超过五星,比如群体破盾或高频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保证主力队伍的练度,再逐步扩充角色池。定期参与活动和模拟宇宙,能获取额外培养材料。
角色培养是个长期过程,耐心和规划很重要。根据自己拥有的角色制定计划,没必要照搬他人阵容。多尝试不同搭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玩法风格,这样既能享受游戏乐趣,也能稳步提升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