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城调整的核心在于资源评估与战略布局的平衡。首先需对各区域资源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土地、矿产、水源等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同时评估其战略价值。资源分配需优先保障主城核心需求,同时为分城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分城建设初期应聚焦基础资源产出,避免过早投入军事设施导致资源链断裂。交通网络是分城与主城联动的关键,公路、铁路等设施的优先级需高于防御工事。
分城的防御体系需根据其定位差异化设计。资源型分城以快速撤离和隐蔽存储为主,军事型分城则需构建多层防御。注意保持各城市间的兵力调度通道畅通,避免因过度防御阻碍资源运输。雷达站和侦察单位的部署能有效预防敌方偷袭,但不宜过度消耗分城产能。分城防御设施等级应与威胁等级匹配,前沿分城需配备反坦克和防空单位,后方分城则可降低防御投入。
兵力分配遵循主城精锐、分城机动原则。主城保留高阶兵种和主力部队,分城配置快速反应部队和辅助兵种。摩托化步兵和轻型坦克适合分城驻守,兼顾机动性与成本效益。炮兵单位宜集中部署于战略要地,避免分散削弱火力优势。定期将分城伤兵转移至主城治疗,能有效维持部队持续作战能力。注意保留至少20%的机动兵力用于应急支援。
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资源产出与消耗的审计,根据战争形势变化及时修正建设方向。资源过剩时优先升级交通网络,短缺时临时调整开工率。与军团成员协同制定分城发展路线图,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分城废弃决策需谨慎,需确保已转移所有有价值资源再执行。长期闲置的分城可改建为军事前哨或资源中转站。
运输效率、行军速度等辅助科技优先于战斗科技,资源增产类科技需与主城形成互补。避免在分城投入高级别科研设施,基础研究完成后立即转移至主城深化开发。分城军官选择侧重后勤管理属性,战斗型军官应派驻前线分城。注意保持科技树分支的平衡发展,防止出现运输能力滞后于产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