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水母作为战术护卫舰的核心型号,其核心优势在于搭载4架毒刺无人机系统,能够对大型舰船造成高额能量伤害,同时具备打击中后排的能力。针对其特性,对抗时需要优先破坏其输出循环,通过干扰无人机作战节奏或快速击毁母舰实现压制。由于无人机脱离母舰的作战时间较短,冷却时间缩减属性会显著提升其持续输出能力,因此交战时应避免陷入持久消耗战。
刺水母的防御短板明显,装甲系统薄弱且人口占用较高,这使得集中火力快速歼灭成为有效策略。建议使用高爆发舰船(如红宝石离子炮型)或反无人机特化单位(如孢子防空战机)进行针对性打击。若敌方采用2伤害+2冷却的极限输出加点,需注意其无人机攻击频率会提升约35%,更需优先破坏其锁定速度加成模块。对于搭载策略技能的背刺队配置,则需提前侦查敌方舰队构成,避免被针对性突袭。
舰队编组方面,刺水母常与845队或纯能量伤害背刺队混编,利用其高速特性进行侧翼包抄。应对此类战术时,可部署防空型护卫舰(如云海级)与中排火力舰形成交叉防线。若敌方采用1伤害+2冷却+策略的背刺特化加点,需注意其攻击优先级会锁定航母或护航艇,可通过布置诱饵舰队分散火力。
实战中需注意刺水母的无人机返回机制。其冷却时间强化后,无人机作战间隙可缩短至原周期的60%,因此交战初期必须快速压制其载机系统。若无法迅速击毁母舰,建议切换目标优先清除其无人机单位。对于防御型刺水母,其对空能力虽强但输出有限,可凭借战列舰远程火力进行无损消耗。
对抗刺水母的核心在于破坏其输出节奏与生存环境。通过针对性配装、阵型克制和战术预判,可有效化解其能量伤害优势。需持续关注战场动态,根据敌方加点倾向调整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