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搭配的核心思路是平衡输出、防御和功能性舰船的比例。前排优先选择护甲高的装甲型战舰,中后排配置火力强的多功能舰船,大型巡洋舰和航母周围要搭配护卫舰保护。武器系统存在克制关系,比如能量武器能无视护甲,针对敌方阵容调整舰船类型很关键。没有绝对的最强战舰,合理搭配才能发挥最大战力。
平民玩家前期可以用FG300装甲型护卫舰和斗牛级驱逐舰过渡,它们造价低且容易量产。雷利亚特级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前期到中期都能用,科技点满后能额外造成两个弹头伤害。奶妈舰如苔原和卫兵属于必练舰种,能为舰队提供持续作战能力。没有好的舰载机时不建议强行玩航母,没飞机的航母只是肉盾。
中后期舰队要分编为主力队和输出队两种类型。主力队需要能抗能打的舰船,奇美拉巡洋舰和卡利斯托是不错的选择。输出队追求高攻高速,用艾奥级和红宝石级组成快速打击力量。高速舰队适合偷袭敌方采矿平台,用诺玛M470和云海级能快速拆建筑。增援指令可以灵活补充战巡或航母,但要注意避免拖慢整体速度。
加点方面要优先强化舰船的核心属性。装甲型舰船点满护甲和生命值,输出型舰船优先冷却和暴击。刺水母和红宝石这类高攻舰船要先点策略技能,奶船则注重冷却和命中。技术点有限的情况下,建议集中培养几艘主力舰船,洗点功能可以随时重置调整。每个蓝图等级上限50级,后期技能点只能通过开箱子获取。
小行星稀疏区只能使用护卫舰和驱逐舰,这时候就要组建纯小船队。高能辐射区可以保护大船免受小船骚扰,合理利用地形优势很重要。防空舰数量要根据敌方舰载机数量动态调整,没有制空需求时可以换成输出舰。攻城舰要单独编组,专门针对敌方建筑发起突袭。
战舰搭配需要根据战场环境不断调整优化,多观察战斗记录分析弱点。前期资源有限时优先培养通用性强的舰船,后期再补充特定功能的舰种。记住所有舰船都有其定位和价值,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战术风格的组合方式。保持舰队速度和火力的平衡,才能在星际战争中掌握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