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作为团队核心物理输出,对线期的发育质量直接影响中后期团战表现。补兵是ADC经济来源的核心手段,20分钟内补兵数不应低于100个,需通过精准计算小兵血量完成最后一击,同时避免过度推线导致被敌方打野gank的风险。对线期间应保持兵线靠近己方防御塔的安全位置,利用河道草丛视野和辅助的配合形成压制,但不可因贪图补刀而暴露在敌方技能范围内。
ADC的生存优先级始终高于输出,尤其在前期装备未成型阶段,需严格遵循不死不送原则。位移技能应保留用于规避敌方关键控制或爆发伤害,而非盲目追击残血目标。对线期需时刻观察小地图,预判敌方中单或打野的动向,当发现线上敌人消失或己方视野缺失时,应及时撤退至安全区域。与辅助的沟通至关重要,需明确标记敌方眼位位置和技能冷却时间,共同规划进攻或防守节奏。
装备选择需根据对局情况灵活调整,首件核心装备的成型速度直接影响ADC的参团能力。对线劣势时应优先保证续航装备,避免因频繁回城损失经验和金币;优势局面则可提前购买暴击或穿甲组件扩大压制力。需注意敌方英雄的护甲成长曲线,适时穿插护甲穿透装备,同时保留至少一个装备栏位用于后期保命装。攻速鞋并非绝对选择,当敌方控制较多时可考虑抗性鞋提升容错率。
团战阶段ADC应保持最大攻击距离输出,优先攻击最近的威胁目标而非强行切入后排。当敌方刺客未露面时,需保留闪现或净化技能应对突发状况。输出环境恶劣时可暂时撤离战场等待技能冷却,切忌因贪图伤害而走入敌方技能覆盖区。良好的站位意识比极限操作更重要,需通过持续观察战场形势动态调整位置,在保证生存的前提下最大化输出效率。
对线期结束后的转线决策尤为关键,ADC需权衡推塔、拿龙与支援团战的收益比。当己方取得下路优势后,应迅速协助打野控下小龙并转战中路施压,通过资源置换扩大团队经济领先。逆风局面则需耐心补发育,利用野区资源和安全兵线追赶装备差距,避免无谓的野区遭遇战。ADC的成长曲线决定了其在不同时期的作战定位,前中期以稳健发育为主,后期才真正承担carry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