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打26级沿海城市需要从兵力配置、战术执行、资源调配和防御瓦解四个关键环节进行系统规划。首先需组建包含重型坦克、攻城炮和火箭炮的混合编队,重型坦克用于吸引火力,攻城炮负责摧毁城防建筑,火箭炮则压制敌方远程单位。侦察机群必须提前完成至少三次侦查,明确敌方驻军类型、城防等级及炮塔分布。资源储备方面需确保钢铁和油料库存超过15万单位,以支撑持续作战消耗。
作战第一阶段需优先摧毁沿海防空设施,为后续空军进场创造条件。使用40000重型坦克部队分两批进攻,第一批吸引炮塔火力,第二批配合攻城炮推进至120距离极限射程。火箭炮部队应部署在森林地形以获得攻击加成,集中打击敌方喀秋莎或自行火炮单位。民心压制需同步进行,派遣10000特种部队实施征服,每次可降低3点民心,同时用1支侦察部队持续骚扰防止敌方迁城或补民心。
当第一批坦克部队损失达35%时立即撤回,由预备队接替进攻位置。攻城炮必须保持三队交替开火状态,避免因冷却时间出现输出真空。若敌方出动轰炸机群,需调动预先准备的防空炮部队拦截,优先使用龙卷风防空系统应对集群目标。商业区应挂牌出售非急需资源,换取钻石紧急补充加速道具。
最终突破阶段需把握城防值归零的时机。当城防值剩余10%时,所有重型坦克压上牵制守军,摩托化步兵快速穿插占领市政厅。占领后立即建造三座炮塔巩固防御,优先修复空军基地和补给品厂。资源运输车队需在战斗结束前就位,将主城储备的橡胶和钢材快速运往新占城市。战后12小时内需将城市升级至20级并建造高产资源点,防止敌方反扑时陷入资源短缺困境。
整个作战过程需保持至少2000侦察机的持续监控,随时调整进攻策略。军团成员应分工负责资源供给、战场侦察和佯攻牵制,通过商业区实时交易军备补充战损。特别注意沿海地形会限制陆军移动路线,所有部队必须沿预设路径推进避免陷入滩头僵局。最终控制城市后,需在48小时内完成从军事占领到经济重建的转换,确保新据点具备持续造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