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虏敌方玩家是扩大势力范围的重要手段,但这一过程需要谨慎操作。必须确保目标城池附近有己方占领的领地,这是发起攻城的前提条件。点击目标城池选择攻城后,需派遣足够兵力的队伍,优先消灭守城军队。成功击败守军后,城墙耐久度归零即可完成俘虏。需分城被俘虏后其建筑功能将失效,但主城仍可正常运作。俘虏操作本质上属于同盟行为,个人退出同盟后无法保留俘虏归属权。
俘虏敌方城池后,将获得对方所有领地的视野权限,便于侦查敌方部队动向。可对无国土保护的领地进行攻占,但需注意被俘虏方仍可能通过缴纳赎金或盟友救援脱离控制。资源抢占方面,俘虏状态下敌方资源地产出将归属俘虏方,但仓库中未消耗的资源无法被夺取。若想长期维持俘虏状态,需持续压制敌方反抗能力,避免其集结力量反击。同时要防范其他同盟趁机介入,导致战局复杂化。
兵力配置是俘虏行动成功的关键因素。攻打耐久度1400的城池至少需准备6000兵力,建议先派主力部队消耗城墙耐久,再针对性消灭守军。侦查工作不可忽视,需提前了解目标城池的守军配置、同盟支援情况以及周边地形。控制类技能能有效降低守军战斗力,提高俘虏成功率。攻城时要注意保留预备队,防止敌方盟友突然增援导致战败。俘虏行动结束后,应及时调整布防,巩固新占领区域。
解除俘虏状态有多种途径,这对俘虏方构成持续挑战。被俘虏玩家可通过缴纳资源逐步脱离控制,进度达到100%即可自由。其盟友也可通过攻城解救,将主城耐久度归零使其脱困。两个被俘虏玩家互相进攻将城池耐久降至最低点,是特殊的互助脱困方式。东山再起功能能直接解除俘虏状态,但会清空大部分建筑和领地。俘虏方需密切关注这些动态,及时采取反制措施。
从战略层面考量,俘虏行动需要同盟整体配合。单个玩家难以长期维持对多个城池的俘虏状态,需同盟成员协同防守。俘虏城池的选择应有明确战略目的,或是资源要地,或是战略通道。过度扩张可能导致兵力分散,反被各个击破。俘虏行动前应评估目标在敌方同盟中的地位,优先打击关键节点。同时要预防陷入俘虏拉锯战,这种消耗对双方发展都不利。
俘虏系统的本质是资源与信息的争夺。获得敌方视野能掌握其兵力调动和建筑布局,但也会暴露己方战略意图。资源产出虽然短期增加,但需投入兵力维持占领状态。合理运用俘虏机制,可在不引发全面战争的情况下削弱对手。最终目的是通过有限的俘虏行动,为同盟创造更大的战略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