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掠夺的核心在于构建多层次的防御体系。首先需确保基地布局的合理性,将炮塔等防御设施交叉布置于基地四周,形成火力覆盖网。这种布局能有效应对来自不同方向的攻击,同时需注意防御设施的等级强化,提升基础属性值。设施强化可额外提高攻防属性,建议根据战斗报告动态调整强化优先级。选择具备防御加成的领袖角色也能显著提升整体防御效能。
前期需优先采集金属和晶体资源,中后期则需注重重氢储备。工程船的采集效率可通过蓝图研究提升,建议优先强化采集类技能。资源点采集需注意储量上限,避免长时间闲置导致资源浪费。基地内部资源产出建筑需保持持续运转,与外部采集形成互补。资源分配需均衡,避免因单一资源短缺影响防御设施升级进度。
护卫舰和驱逐舰是前期防御主力,需根据敌方舰种特点调整技术值加点。中后期可加入巡洋舰或战列巡洋舰增强火力,但需注意指挥值消耗。增援功能可突破指挥值限制,但会改变舰队航行方式。防御舰队应保持一定数量的奶船,确保持续作战能力。舰船站位需合理规划,前排布置高护甲单位,后排配置输出型舰船。
及时通过同盟频道通报敌情,协调成员进行联防。哨站建设可扩展防御范围,建议与盟友共享矿区并建立联合封锁线。参与同盟攻城防守时,注意舰队数量需大于城市守卫舰队,避免被多支敌方舰队夹击。星系态势任务需同盟成员共同完成,达成阶段目标可获得防御加成。外交策略也需重视,通过谈判减少不必要的敌对行为。
预警系统的建立是防御掠夺的关键环节。侦查单位需持续监控基地周边区域,及时发现潜在威胁。警戒范围应覆盖主要资源点和交通要道。遭遇攻击时需立即启动应急方案,包括资源转移、舰队回防等措施。撤退指令的使用需谨慎,避免暴露基地位置。加密通信技术能有效防止行动泄密,建议优先研发相关科技。定期更换防御策略可增加敌方侦查难度。
防御掠夺的本质是资源与时间的博弈。保持每日上线频率,及时处理防御漏洞。战斗节奏需主动掌控,避免陷入被动防守。科技研发应侧重防御类项目,逐步建立技术优势。舰船改装系统提供个性化防御方案,需根据实战反馈持续优化。心理层面需保持稳定,长期坚持防御体系建设方能见效。最终目标是形成攻防一体的综合实力,在星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