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城墙是城市防御体系的重要升级,其高额防御值和抗性使得传统攻城手段效率大幅降低。要有效攻破这类城墙,必须采用针对性策略:优先使用轰炸单位(如射石炮、野战炮)集中火力削弱城防,同时搭配近战单位护卫防止敌方反击。攻城塔在此阶段已失效,需依赖工业时代后的坦克或空军单位才能高效突破。若科技领先不足,可采取围城战术阻断城市回血,逐步消耗防御值。
面对文艺复兴城墙时,远程海军单位是特殊选择,因其不受攻城惩罚且自身攻击力较高,适合沿海城市作战。但需注意地图限制,并非所有战场都适用。另一关键点是破坏城市周边区域,每摧毁一个区域可减少城市2点防御力,从而降低攻城难度。攻城前建议优先劫掠相邻区域,既能削弱城防又能获取资源。若敌方已研究钢铁科技,则需调整策略转为强攻或等待更高级单位。
文艺复兴城墙的防御机制基于蓝条(外围防御)减伤效果,城市每剩余1%蓝条就会减少1%对血条的伤害。因此轰炸单位的高效性在于能100%作用于蓝条,而近战仅15%、远程50%。实战中需同步调动多兵种,先用轰炸单位清空蓝条,再由近战单位收割。若敌方城墙未升级至文艺复兴阶段,仍可尝试用攻城锤提升近战破城效率,但需确保锤与攻击单位处于同一单元格。
长期围城是消耗战的备选方案,需完全控制城市周围所有单元格(包括山地、水域)以触发围城状态阻止回血。此方法适合持久战或资源匮乏时采用,但需防范敌方援军干扰。工业时代后,轰炸机与隐形战斗机可无视地形直接打击城市,配合伞兵快速占领,是后期破墙的最优解。注意保持科技研发节奏,确保军事单位代差优势。
战术总结需强调兵种协同与科技压制。文艺复兴阶段攻城应避免盲目冲锋,合理利用劫掠、围城、海军等辅助手段。进入工业时代后及时转型机械化部队,将大幅降低攻城难度。若遭遇高强度防御,可暂缓进攻转为科技发展,待解锁高阶单位再实施碾压式打击。始终注意保存己方单位等级,高等级单位在后期战役中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