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进入盔甲或柜子的角色主要分为三类:鸭子阵营(狼人)、鹅阵营中的工程师以及中立阵营的鸽子。这些角色通过钻盔甲实现隐蔽行动或伏击,但不同阵营的进入条件和冷却时间存在差异。鸭子阵营中除变形鸭、静音鸭、派对鸭等带有特殊shift键技能的角色外,其余均可自由进入盔甲;工程师作为鹅阵营唯一具备此能力的角色,首次进入冷却时间为20秒;中立阵营的鸽子则拥有与鸭子相近的10秒冷却时间。
游戏内可交互的盔甲与柜子分布于多个地图点位,包括实验室左侧出口的盔甲、锅炉房牌桌上方的柜子、雾洞左侧走廊底部的盔甲、礼堂左上角书架间的箱子以及储物间左侧的桶。这些隐蔽点位的设计为角色提供了战术性伏击空间,尤其适合鸭子阵营利用地形优势发起突袭。狼在盔甲内发动攻击时冷却时间不会计时,这增强了其连续作战能力。
从阵营平衡角度分析,工程师的钻盔甲能力使其成为鸭子重点冒充对象,而鸽子因中立属性容易被误判为工程师。这种机制要求玩家通过冷却时间、行为逻辑等细节辨别身份。例如工程师首次进入需20秒冷却,远高于鸭子和鸽子的10秒,且工程师能通过地图红圈定位狼人破坏活动的位置,这些特性为身份验证提供了依据。
战术运用方面,盔甲机制为游戏增添了更多策略维度。鸭子阵营可利用短冷却频繁进出盔甲实施游击战术;工程师则需谨慎选择隐蔽时机以避免被误杀;鸽子需平衡感染进度与隐蔽需求。所有角色均需注意,盔甲旁按F键即可进入,但变形类技能会限制部分鸭子的进入权限。
理解盔甲机制的核心在于掌握角色权限与冷却规则的关联性。工程师的长冷却与其好人阵营的防御定位相符,鸭子阵营的短冷却强化了进攻性,而鸽子的中立特性使其操作更具灵活性。这种设计既维持了阵营平衡,又丰富了游戏的策略深度,玩家需结合具体对局情况灵活运用隐蔽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