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文明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步兵体系的压倒性数量与性价比。从封建时代开始,步兵成本逐时代递减(封建-20%、城堡-25%、帝王-35%),配合兵营训练速度提升20%的井喷科技,能实现远超其他文明的暴兵效率。特殊兵种近卫军(Huskarl)是战术核心,其高远程护甲(盾防6-8)能有效抵抗弓箭手、箭塔甚至城堡攻击,同时具备对建筑的额外破坏力。帝王时代研发无政府科技后,近卫军可直接在兵营生产,形成海量步兵洪流。
哥特的经济调配需围绕步兵量产展开。早期利用村民对野猪+5攻击和猎人+15携带量的特性快速积累食物,优先升级织布机保障村民生存。封建时代可尝试剑士骚扰,但需避免过度消耗经济。城堡时代是战略转折点,必须尽快建造城堡生产近卫军,同时升级反骑兵战术应对敌方骑士。黄金应集中用于近卫军和关键科技,木材则持续支撑兵营扩建,确保每条战线都有至少3座兵营同步暴兵。
近卫军虽克制远程单位,但面对高攻骑兵或区域伤害的投石车时劣势明显,需混编长戟兵或轻骑兵掩护。对抗骑兵文明时,长戟兵需提前量产并部署于前线;若敌方依赖骑射手,则补充精锐掷矛手削减其数量优势。攻城武器选择上,中型投石车可辅助拆解建筑,但需避免过度投入黄金影响步兵规模。
哥特帝王时代人口上限+5%的特性允许维持更大规模的军队,但需警惕经济链断裂。步兵对建筑+1加成的特性可用于快速拆除敌方关键设施,而近卫军的快速补充能力能承受高战损。若遭遇精锐步兵或火药单位,可通过数量压制和战场宽度分散火力,必要时牺牲部分部队换取敌方黄金兵种的消耗。
掌握哥特的核心在于理解以量取胜的逻辑。其步兵体系并非依赖单兵质量,而是通过成本与速度优势形成不可阻挡的推进节奏。合理分配资源、精准把握暴兵时机,并针对敌方阵容灵活调整兵种比例,方能最大化哥特文明的战场统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