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复耕速度的提升是经济运营的核心环节之一。关键在于理解复耕机制并采取针对性优化措施,包括科技升级、布局调整和操作优化。复耕机制的本质是农田收割后自动重新播种,但这一过程受农民移动效率、资源收集速度和农田布局等多重因素影响。
科技升级是提升复耕效率最直接的手段。研究马车升级能显著提高农民的资源收集速度,从而缩短复耕周期。农业科技手推车和轮式犁分别提升农民的搬运能力和农田食物储量,间接减少农民往返磨坊的频率。需这些科技的效果具有叠加性,优先研发能带来更早的经济收益。
农民在完成收割后会选择最近的闲置农田复耕,因此将农田集中布置在磨坊或城镇中心周围能大幅减少农民移动时间。常见的策略是以磨坊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8-12块农田,确保农民移动路径最短。同时避免农田与伐木场、矿场等建筑混杂,防止农民因路径交叉而效率降低。
操作细节上,手动控制农民复耕顺序能弥补自动系统的不足。当多块农田同时荒废时,选中农民并依次指定复耕目标比依赖自动寻路更高效。保持木材储备充足是复耕持续进行的前提,建议在封建时代后期预留至少200木材作为复耕专用资金。过度扩张农田数量可能导致木材短缺,反而拖慢整体经济节奏。
观察高水平玩家的复耕策略也能获得启发。他们的农民调度往往精确到秒级,例如在食物采集量接近临界值时提前指派农民播种。这种前瞻性操作需要结合资源面板数据实时调整,但能有效避免农田闲置期。不同文明的农田效率存在差异,例如某些文明拥有独特的农业科技加成,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复耕优先级。
提升农田复耕速度需要综合运用科技、布局和操作三方面技巧。这种优化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伐木、采矿等资源采集效率相互关联。持续关注农民工作状态并及时修正低效行为,才能建立稳定的食物供给体系,为军事扩张和时代升级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