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攻击是征服胜利的核心机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战术策略至关重要。城市攻击分为远程攻击和近战占领两个阶段,远程单位负责削弱城市防御,近战单位则完成最终占领。城市具有两条血条,蓝色代表城墙防御值,红色代表城市生命值,必须同时耗尽两者才能实现占领。
远程攻击需要城市建造城墙或解锁特定科技后才能发动。点击城市名称下的红色按钮即可发起远程攻击,攻击时会同时减少城墙防御值和城市生命值。远程单位攻击城市会受到较高惩罚,前期远程单位对城墙仅造成50%伤害,近战单位则只有15%伤害。工业时代后的城市自动获得防御条,无需额外建造城墙。处于围攻状态下的城市每回合不会回复生命值,这是发起总攻的最佳时机。
近战单位占领城市是最终步骤,但需要注意只有近战步兵类单位具备占领能力。攻城辅助单位如破城槌能显著提升近战单位的攻城效率,将其与近战单位置于同一单元格可组建攻城队,使近战单位对城墙造成全额伤害。中世纪出现的攻城塔则允许近战单位无视部分防御条直接攻击城市生命值。占领后城市不会立即归属,需要通过外交谈判割让或消灭原文明才能完全获得控制权。
近战单位拥有六环控制区域,远程单位仅控制所在单元格。要实现完全围城,必须用单位占据城市市中心周围所有六格,阻止城市每回合回复生命值。劫掠城市区域可降低城防,每个被劫掠的区域减少2点防御力。合理运用工人勾引战术,能诱使守军离开城市中心,创造进攻机会。海军单位可控制海洋格完成围城,山脉格则自动计入控制范围。
兵种配合与科技发展直接影响攻城效率。投石机、火炮等攻城单位在中期极为重要,骑兵单位适合快速突破防线。选择具有掠夺特性的文明可先掠夺再占领,获得额外收益。注意单位间的克制关系,反骑兵单位对抗骑兵时有加成,轻骑兵则克制攻城武器。现代战争中,空军和导弹单位能有效摧毁城防,但最终仍需地面部队完成占领。保持部队轮换和及时治疗是维持攻势的基础。
攻城战需要充分考虑地形、时代差异和文明特性。丘陵地形提供防御加成,河流会阻断控制区域。不同时代的城墙强度差异显著,文艺复兴城墙能抵抗中世纪单位的特殊能力。侦察目标城市的防御构成,合理搭配攻城器械与作战部队,制定分阶段进攻计划,这些都能显著提高攻城效率并减少战损。持久围困与突然袭击各有适用场景,需根据战局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