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是提升生产力的关键改良设施,但并非所有地形都允许建造。矿山只能建造在丘陵地块或含有特定资源的平地上,包括铁、铜、煤、铀等战略资源,以及金、银、钻石等奢侈品资源。丘陵地形本身提供基础生产力加成,建造矿山后可额外增加1点生产力,若资源被开发则能进一步叠加资源本身的产出。需雨林、沼泽、冻土等特殊地貌需先清除才能建造矿山,而山脉、海洋、沙漠(无资源)等地形则完全无法建造。
建造矿山需先解锁采矿科技,这是远古时代的基础科技之一。工人单位移动到目标地块后,若满足地形条件,菜单中将显示矿山建造选项。矿山建成后会自动连接资源,若为战略资源则解锁对应单位生产权限,奢侈品资源则提供宜居度加成。需注意矿山会降低相邻单元格的吸引力值,可能影响住房或旅游业绩效,因此在文化胜利路线中需谨慎规划。工业区与矿山相邻时可获得额外加成,建议将矿山集中布局在工业区周围以最大化生产力收益。
资源型矿山的优先级高于普通丘陵矿山。战略资源矿山直接影响军事单位的生产能力,例如铁资源解锁剑士、煤资源支持工厂运作。奢侈品矿山则通过贸易或宜居度间接提升整体发展效率。若丘陵同时拥有森林或雨林,建造矿山将自动移除这些地貌,但保留其原有生产力加成。河流沿岸的丘陵建造矿山时无法获得淡水住房加成,需通过其他方式弥补。
后期可通过政策卡五倍计划提升矿山产出,或利用特定文明特性强化矿山效能。德国的汉萨商业区、日本的电子厂等特殊区域与矿山配合能形成高效产能集群。地质灾害可能摧毁矿山设施,需提前建设防洪堤或启用工程师修复。信息时代的研究所建筑可将矿山的基础生产力转化为科技值,实现产能转型。始终建议根据胜利路线动态调整矿山布局,军事胜利需保障战略资源矿山安全,科技胜利则需平衡生产力与科技转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