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兵(包括基础水兵及其进阶形态鳞甲水兵)是一种具有明显环境依赖性的兵种。其核心弱点在于陆地作战能力薄弱,尤其在面对远程兵种时表现尤为劣势。水兵在水上或桥梁地形中能发挥接近骑兵的战斗力,但一旦脱离水域,其攻防属性会大幅下降,成为容易被针对的目标。
水兵的主要克制关系体现在对远程兵种的无力应对。长弓兵、强弩兵等远程单位能在水兵接近前造成大量伤害,尤其是弩兵系的平射攻击方式能有效穿透水兵的防御。由于水兵移动速度较慢,在陆地上难以快速贴近远程单位,往往在交战前就已损失惨重。投石车的范围攻击对密集水兵阵型有毁灭性效果,即便鳞甲水兵拥有较高防御也无法抵消这种劣势。
从兵种特性来看,水兵虽属于刀兵大类,但缺乏常规刀兵对远程兵种的克制能力。重步兵、藤甲兵等刀兵能凭借防御优势抵挡箭矢,而水兵在陆地上对弓箭的抗性显著偏低。水兵也无法有效反制枪兵,尤其是长枪兵和重戟兵在近战中能对其形成压制。这种双重克制关系使得水兵在非水域地图中需谨慎部署。
龙炮侍卫的爆炸攻击能无视地形限制,即使水兵处于水上也会受到全额伤害;铁人的高防御和高伤害能轻松击溃水兵阵型;而忍者凭借隐身和高机动性可绕过前线直接攻击水兵部队。这些特殊单位的存在进一步限制了水兵的实战价值,尤其在后期高阶兵种普遍登场时更为突出。
战术上应对水兵需注重地形与兵种搭配。若敌方使用水兵,优先派遣弩兵或投石车进行远程消耗,并利用枪兵封锁其行进路线。在必须近战的情况下,可选择重骑兵或野兽兵快速突破,避免陷入持久战。若战场包含水域,则需预先占领桥梁或浅滩等关键位置,阻止水兵发挥地形加成。
水兵的设计体现了环境适应性兵种的典型特点,其强度高度依赖战场条件。玩家需根据实际地图灵活调整战术,避免在陆地战中被动挨打,同时充分利用其水域优势实现局部突破。理解这种克制关系是优化兵种配置和提升战场胜率的关键。